1920_200px;
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通知公告 律界动态 开诚通讯 开诚观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开诚观点

厦门大学研学旅途感悟

编辑: 更新于:2019-5-26 阅读:


我是一个创业者,公平交换的有偿方式是获取包括知识、智力在内生存和发展资源的最重要手段,不付费而能在享誉全球的厦门大学校园内分享专家学者的知识、智慧,于我而言是一个巨大的福利。我又是一个为客户提供无形型知识服务的创业者,学习于我而言是一种习惯和生活方式,即便在厦门大学研学旅行的这几天,我仍在喜马拉雅听湖畔大学马云、曾鸣、彭蕾等“湖畔三板斧”课程和美国最伟大的政治家汉密尔顿的传记,在当当云阅读中字斟句酌研学平克尼的《驱动力》。因而,研学旅途中的一些感悟,或是多方面知识和多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在头脑中混合、激荡、博弈、平衡、妥协的产物,现予以分享。

一、为什么要提高政治站位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在庐山之中观察庐山,即便将所有角度观察到的东西拼接在一起,或也看不到庐山的全部,更看不到庐山与它之外的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只有当我们从庐山之上的空中俯瞰,方能看清庐山的全部,以及庐山与其之外生态之间的关系。

所谓政治,就是政府治理,即政府对国家、社会的治理。如果一个国家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不同地方的治理者,仅从自己所处的层级、部门、地域和利益关系作为出发点思考和决定国家和社会的治理,这个国家肯定不会被治理的井井有条,而是各行其事,四分五裂、混乱无序。

因此,提高政治站位,说白了就是要提高全局思维、长远思维、系统思维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整体与局部, 局部与局部、眼前与长远等等错综复杂的关系,将国家和社会治理的越来越好。要提高政治站位,我们就不能轻信自己看到的、做出的判断就是绝对真实的、正确的,也不能迷信老师或权威看到的、做出的判断就是绝对真实的,正确的,而应以海纳百川的开放心态,学习一切不知、不懂的,需要变换视角观察和思考问题。

二、依据法律治理就是法治吗

一种观念很流行,也很权威,即所谓的法治就是法律的统治,或依据法律对国家和社会的治理。如果这是对法治的准确定义,那我们不妨问一下:中国几千年都依据法律治理,难道中国几千年来一直就是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吗?

法律的核心内容是权利和义务,法律的根本手段是奖励和惩罚,即对正当行使权利,正确履行义务者给予奖励,对不正当行使权利和不正确履行义务者给予惩罚。人类社会绵延几千年,有哪个地方,哪个国家仅靠法律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我相信没有人能拿出证据证明,曾经有过这么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相反却有大量的证据证实,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治理,往往是道德的、宗教的、科学的、民主的、法律的、经济的等等各种方法和手段多管齐下,即便这样,还是治理的常常不尽人意。

那到底什么是法治?法治到底是个法理学概念,还是政治学概念?为什么要选择法治?我对法治的思考是这样:

纵观国家和社会治理思想和实践变迁的历史,所谓法治应当是指具有合法性的政治或公共治理,其中的合法性包括:道德合法性,即国家和社会治理的目的应当是开发、培养和造就德智体能美全面发展的人,促进人的解放。国家和社会治理应当秉持公平正义价值,构建和维持各阶级、各阶层和谐的共同生活秩序;科学合法性,即国家和社会治理应当合乎科学认知和科学方法;理性合法性,即国家和社会治理应当合乎逻辑;民主合法性,即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服从人民、服务人民,由人民控制,受人民监督;经济合法性,即国家和社会的治理应当对风险和机遇、成本和收益进行经济评价和综合平衡,应当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合法性是法治的本质属性,合法的宪法和法律是法治得以发挥功能作用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法治原则、法治体制和法治方式的系统化、标准化和程序化,是治国理政的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和质量保证体系。严格依据合法的宪法和法律进行国家和社会治理,与物质生产领域严格依据合理的技术标准、安全标准和质量保证体系进行生产一样,虽然不能完全消灭废品和事故,但绝对会使废品率和事故率降到最低。因此,法治是人性尚无法完善到全德、全智、全能的理想状态的背景下,无奈但又最好的国家和社会治理选择,而不是理想国。

法治不仅绝对不能排斥道德、理性、科学、民主、经济等等治理思维和方式,使国家和社会治理简单化为仅依据法律的奖励和惩罚。相反,法律本身必须具有合法性,即具有正当性,道德、理性、科学、民主、经济合法性,而这些合法性就是法律的法。我认为的法治等于人治(道德之治、科学之治、理性之治、经济之治均属人治)和民主之治(非理性、情感之治)的混合、平衡和妥协,即是一种混合政治、中道政治、妥协政治。

三、如何看待中国全球化战略实施过程中,中美贸易摩擦问题?

中美贸易摩擦是中国崛起过程中,迟早要发生的事件,无须大惊小怪,更无须惊谎失措,沉着理智应对即可,而不能操弄民粹,火上浇油。个人主张在坚守中国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底线和中国战咯方向的前提下,争取以妥协(妥当的协议)方式解决。在我看来,中美贸易摩擦,短期内中国会受损,人民要忍受阵痛,但长期未必不是好事,说不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一带一路“战略在美国的高压和逼迫下,进展会更好更快。以美国为例,建国之初,汉密尔顿提出的发展制造业的报告,在杰斐逊、麦迪逊总统领导的反对派强力阻止下,被国会否决了,但在杰斐逊总统执政期间,英国对美国的对外贸易实行海上封锁,却阴差阳错地逼着美国走上了制造业强国的正确道路,美国以短期的阵痛赢得了长期的发展,坏事变为了好事。任何事换个思维,换个视角,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就有可能被颠倒过来。


上篇:

下篇: